无花果的栽培管理

农资资讯044

无花果的栽培与管理?

一、种植土壤

无花果的栽培管理,第1张

种植无花果,要选择合适的土壤。无花果对环境的适应力强,对土壤没有特别高要求,但在疏松透气、排水良好、营养肥沃的中碱性土壤中可以更好的生长,可用两份园土、两份草炭、一份有机肥进行混合配制种植土。

二、栽种进行

选择生长比较健壮的无花果树苗,种植时间最好是在春季。对土壤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后,栽种株苗,然后轻轻覆盖一层薄土并压实。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,大约一个月左右就能够适应生长。

三、肥水结合

在无花果生长期间可以2-3天浇水一次,注意不可有积水,否则很容易影响株苗扎根。秋季生长期期间可以每隔半月施加一次有机肥,注意薄肥勤施,以免施肥过多,出现烧根现象。

四、温暖环境

无花果喜欢生长在温暖环境中,植株不耐寒。若是气温低于零下10度就会导致植株死亡,在寒冷的冬季应做好保温保暖的措施,给予充分的光照,阴雨天气更要注意防寒保暖,避免发生冻害。

无花果种植方法?

1.

扦插育苗

无花果可以直接购买苗木进行栽种,也可以利用扦插的方法来培育苗木。准备好扦插的苗木,将枝条扦插到土壤中,插入深度在17-18厘米左右,扦插后及时浇透水,放在散光通风处,大约3-4天就能生根。

2.

建园整地

选择土层深厚、肥沃,地形平坦,光照充足的位置建园,选择土质疏松、透气,排灌方便的土壤,提前清园,将土壤整理翻耕,往土壤中施入腐熟的底肥,保证好土壤的肥力。

3.

适时种植

无花果苗种植时间可选在春季3-4月或者秋季10-11月,温度适中,种植成活率高。在整理好的土壤中做好地垄,挖好树穴,种植行距保持2-3米,株距1-2米,种植后覆盖土壤。

4.

后期管理

无花果树种植后,可以及时浇灌定根水,促进根系贴合土壤。随着生长适当浇水,保证好水分需求。生长前期多用氮肥,后期施肥改用磷钾肥。

无花果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?

1、土壤选择

无花果种植技术较为简单,本身无花果对于土壤的适应力强,常见的沙壤土、有机土、园土等都可栽培,哪怕是黏土、盐碱土或重泥土也可种植。但是最好的土壤还是选用土层深厚的偏碱性钙质沙壤土,有增产效果。

2、浇水灌溉

无花果有着健壮发达的根系,抗旱能力强,所以浇水不必浇得太多太满。如果出现过湿和积水的情况,是会影响到无花果的收成,导致果实掉落或溃烂。浇灌的时候,建议采取喷洒水分的方式,浇水的时间间隔可相应拉长。

3、温度范围

温暖、高温环境是无花果的最爱。温度越高,无花果的生长能力就越能提升,发育速度也会变快,结出的果实饱满硕大。耐高温的同时对低温耐受力也很强,成熟的树种在零下16℃也可存活。

4、合理修剪

在种植无花果的过程中,需要进行疏枝剪叶的工作,促进植株发育。整个树苗保留3~5个主枝,剪掉所有侧生旁枝,以免不必要的养分消耗。另外,养殖者也可进行摘心打顶的工作,促进果枝分化,提升后期产量。

种植无花果需要注意哪些细节?

一、种植时间

无花果一年之中可以种植两季,其中最适宜的时间为每年的3月份和9月份,在这两个时间段种植的无花果成活率较高,而且无花果的质量和产量较高。

二、生长温度

无花果对温度的要求较高,所以种植无花果要注意控制好它的生长温度。无花果是喜温植物,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℃左右,种植无花果时温度不能过低,但是温度也不能高于38℃,否则会影响无花果正常生长。新栽种树苗的泥土温度要保持在20℃左右,这样才能保证新苗的成活率。

三、种植密度

由于无花果的繁殖能力较强,所以种植时应保证种植间距,种植间距一般保持在2米左右,这样可以提高通透性,让下面的枝条能够照射到阳光。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无花果的产量,还可以方便种植期间的田间管理。

四、水肥管理

水肥管理是影响无花果的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。一般在种植之前就要把底肥施足,在树苗开始长叶子的时候再来进行施肥;果树开花的时候也要施一次肥,可以促进花期的生长;果树结果的时候需要施加磷肥,可以让果实膨大、增加产量。施肥过程和浇水过程同步进行,这样不仅可以让果树更好的吸收肥料,还可以避免烧苗现象。

五、田间管理

为防止果树被冻,在冬天来临之前需要进行培土。无花果树种植需要进行修剪,在无花果树生长到一定的时候就可以进行修剪了,修剪的目的是使枝条向两边进行生长;果树快要开花的时候也要进行修剪,修剪的目的是增加通透性。

无花果种植技术?

扦插是获得无花果幼苗的主要途径。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流动树液之前,在中龄健壮树上剪取穗条。最好有完整的芽和饱满的芽,每年新的枝条厚度为1至1.5厘米是首选;插穗剪成 10至20厘米长,下剪是单马耳形。 50捆,捆好备用。选择平坦的地形,便于排灌,疏松透气,高肥力的沙土深翻作畦,施肥。肥料为每亩4,000-5000千克。

插入后,水被淹没,一次浇透,然后土壤湿润及时。勤松土和除草。 6,7,8三个月分别撤施效氮肥,每亩尿素或硝酸盐为20~25千克;也可采用叶面喷施肥,含0.2~0.5%尿素,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较好。

苗前7天应灌掘幼苗水,起苗应“深挖”,以“不伤大根,带来更多的毛根”。根据以下规格对幼苗进行分级; (1)A类幼苗:幼苗高度超过1米,地径超过2厘米,完全木质化,顶芽肥大。 (2)B级苗:苗高50-100厘米,地径1-2厘米,发育饱满,顶芽饱满。 (3)C类幼苗:幼苗高度小于50厘米,地径小于1厘米,木质化程度差,有叶芽。分级后,每50个捆用假植物种植,最好随起、随运、随栽,,并防止空气干燥。